新能源互联网中国新能源汽车最难缠的对奇异果体育官网手出现了

 

  12月23日,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和日产(含三菱)在东京共同宣布,将正式开启合并谈判。三家加起来全球整体销量超过800万,超过排名第三的现代起亚,跻身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。

  主流声音对此并不看好,甚至一度将之称为“失败者联盟”。战略上藐视对手无可厚非,但在战术层面,日产与本田结盟,绝不是表面看上去那样的不堪一击。

  真相往往是残酷的,在一项足以颠覆当前新能源产业格局的技术面前,日产和本田领先国内绝大多数企业。

  我们以为他们不过是抱团取暖的失败者,实际上他们正手握主动权,准备一把梭哈,绝境翻盘。

  蔚来、宁德时代奇异果体育官网、广汽集团先后下场,低钴、添硅补锂、半固态等电池技术层出不穷,续航里程不断被刷新,充电速率不断加快,电池容量更是以夸张的速度不断扩大。

  一片繁荣之际,有机构预测称,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到2030年会从2018年的100亿GWh增加到2900亿GWh,大概增长近30倍,电池行业俨然是一片充满机遇的应许之地。

  但提醒行业保持清醒的声音始终存在,毕竟电池容量创新要平衡能量、寿命、安全、效率等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,短时间内要提升并不容易。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彼时如此表态:

  “如果有人说,(他的电动车)既能跑1000公里,又能几分钟充满电,而且还特别安全,成本还非常低。大家不用相信,这是不可能的。”

  只是技术前景过于诱人,国内厂商纷纷加码,只为率先冲线,获得那张足以改变一切的底牌:

  传统的锂电池,往往以氧化物作为正极,以石墨作为负极,经过数十年的发展,其能量密度已经接近理论上限,再提升的可能性不大。

  且其填充的是液态电解液,锂离子在充电、放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之发生副反应,减少电池的使用寿命。加之电解液本身十分易燃,还具备相当的腐蚀性,经济效益和安全性都不甚理想。

  相较之下,固态电池则将电解液取代为固体材料,理想状态下,其具备更高能量密度,更长的循环寿命,更好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等,不但能显著提升续航,还要安全得多,而且更经济。

  既要又要还要,技术难度显然不低。当前国内所有已经投放市场的固态电池,实际都是处于技术过渡阶段的“半固态”或者“准固态”。

  比如2024年北京车展前,固态电池已经成了智己汽车“兜售”自家L6的最大卖点。但实际上,作为智己电池供应商的清陶能源事后表示,在智己的电池中加入了10%的浸润液,因此其并非“全固态电池”。

  目前,在全固态电池领域走在前列的主要有三家:宁德时代、比亚迪和清陶能源。

  宁德时代多种技术路线并进,硫化物电解质已经建立起10Ah级别的验证平台;

  比亚迪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年在中高端汽车上实现小规模量产,2030年拓展至主流市场;

  清陶能源与上汽集团预计在2026年正式推出“含液量”为0的纯正全固态电池;

  大多数人的脑回路,是这三家中国企业代表了固态电池最前沿的水平,而中国新能源独步世界,因此这三家企业也代表着世界顶尖水平。

  数月前,长安深蓝汽车副总经理杜长虹称国产固态电池“落后丰田3-5年”,被无数人口诛笔伐,但从2012年就开始布局固态电池,如今拥有1300多项固态电池相关专利的丰田,的确领先全球。前不久它还获得了日本政府的批准,将在2026年正式启动固态电池的量产,比原计划还快一年。

  这种领先确保其不但能率先研发出更高性能的固态电池,还能同步优化生产流程和工序,缩减成本,更快铺开。

  相比之下,日产的进度显得有些缓慢:2023年初,日产宣布已经成功研发全固态电池,且成功让成本实现减半,预计2025年开始试生产,2028年量产。

  如果用最严格的口径衡量,国内电池龙头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前不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若用技术和制造成熟度作为评价体系,宁德时代的去按固态电池目前处于4分的水平,其目标是到2027年达到7-8分的水平,意味着届时可以小批量生产,但大规模量产仍面临成本的制约。

  而主流口径下,国内大多数厂商将在2025年末,2026年初实现小规模量产。

  这意味着日产和本田在当前时间表上并未落后,更严峻的是,这一时间表有相当大的概率会提速。

  2023年,在全球锂电池头把交椅坐了数十年的日本被中韩挤下,日本人痛定思痛,决定跳过半固态这一过度阶段,梭哈固态电池。“2030年左右实现全固态锂电池的商业化应用”被写进日本《蓄电池产业战略》。

  因而你能看到一幕奇景:奉行自由经济的日本政府,玩起了制,在固态电池这块疯狂砸人砸钱。

  一边加紧研发,日本“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物质·材料研究机构”牵头,拉了包括丰田、村田制作所、住友化学等十家顶尖企业和机构,没日没夜合作研发,过去4年发了70多篇核心论文,差不多一个月一篇半。奇异果APP官方网站

  一边抓紧把价格打下来,就在今年9月,丰田和日产宣布,将投资约1万亿日元(约合500亿人民币)扩大固态电池产能新能源互联网,日本政府更提供了高达3500亿日元的补贴,本田、松下、电装(Denso)等企业也参与其中,不为别的,就为扩大产能。

  如果你不清楚这些企业的分量,毫不夸张地说,全球绝大多数固态电池专利,都是由这些企业持有的。

  尽管近些年,中国在全球固态电池领域的专利数量占比提升至26.6%,但与日本的40%相比,仍有不小差距。

  不知不觉间,一个涵盖研发、生产、应用在内的庞大产业联合体正在日本形成。本田和日产的联合,相当于最大化各自在固态电池方面的技术和产能优势,用更加显著的规模效益,为整个联合体提供加速运转的引擎。

  而一旦冲过固态电池的终点线,这个联合体就会为所有成员企业提供丰厚的回报。彼时在中国甚至全球市场,他们都将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最难缠的对手。

  固态电池的前景只是一方面,更让市场欢欣鼓舞的是这家企业有了活下去的希望。

  今年4月到9月,日产净利润为192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9亿),同比下滑94%,截至三季度末,日产汽车业务的自由现金流为-1456亿日元。

  银根紧缩之际,日产也不得不过苦日子。11月底,日产全球裁员10%,产能削减20%,还卖了10%的三菱股份,换来686亿日元现金。饶是如此,日产账上的现金流只够撑12-14个月,最多一年,日产就会破产。

  在美国,日产本指望出奇制胜,停售混动车型,全力推广纯电车型聆风。问题是美国土地广袤,汽油十分便宜,本身就不适合纯电。今年一季度,纯电市场增长连3%都不到新能源互联网。

  更何况,美国是特斯拉的大本营,而它是靠着更广泛的品牌认知和更智能化的驾驶体验才站稳脚跟,相比之下,消费者找不到购买日产的理由。

  在中国,“尼桑”常年仰赖的“发动机加大沙发”策略不管用了。发动机在新能源时代并无用武之地,至于大沙发,奇异果APP官方网站中国新势力比它更懂。

  再加上惨烈无比的价格战,日产被卷得丢盔弃甲。今年前11个月,日产中国累计销量为74万辆,跌幅高达30%。

  虽然在美国和日本市场卖得不错,但受到中国和东南亚市场销售下滑的影响,本田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暴跌61%,前10个月的全区产量下滑至去年同期的九成。其中,中国区产量只剩过去的六成,不得不关闭两家工厂。

  因为游戏规则早已发生颠覆性的改变,以中国市场举例,汽车行业的重心,早已从硬件变成软件——东风小康依靠“鸿蒙智行”,就敢卖百万以内最好的SUV,在传统燃油车统治的时代,谁敢这么想?

  而追赶软件浪潮从来不是日企的强项——互联网时代,日本甚至都没出现过一家互联网或是科技巨头。

  因而它们在这方面的落伍极为明显。被本田寄予厚望的Honda SENSING 360+高阶智驾,在国内其实也就只能算是第四梯队,原因就在于它其实还在高速领航向城市领航的过渡阶段,而城市领航早就被国内车企玩出了花。

  即便按照丰田的时间表,日系车离固态电池彻底量产也还有两年时间,在这两年里,日产本田又该如何求生?

  一方面,本田的市值是日产的4倍,另一方面,对成立于1948年的本田来说,早15年成立的日产无疑是“先辈”,在东亚文化的语境里,它是应该被服从和尊敬的对象。

  归根结底,它提出的是“听谁的”的问题,尤其是涉及到领导话语权的时候,加之横跨三家公司运营,各种差异极难弥合。

  别看日本经济这两年起来了,但“失去的三十年”的影响不是短期内就能消退的。而这至少体现在两方面。

  在日本,地铁上大多数人用的还是苹果6S,这可是8年前的产品;媒体从业者的生产工具是两指厚且古老、带旋钮的笔记本电脑。你很难指望这样的社会环境能频繁孵化出前沿创新。

  2024年日本总务省统计数据显示,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接近30%。而论资排辈更是大多数日企的通病,尽管当前部分日企已经开始放宽年轻社员的晋升门槛,但要彻底改变这一传统,仍需时间。

  以上两点,其实是导致相当一部分日本巨头陨落的导火索,夏普衰落、东芝退市,都是如此。

  但他们在技术上的领先,以及整个日本新能源产业形成的强大合力,又是当前处于深度内卷的中国新能源产业必须重视的“X因素”。

  留给无效内卷的时间已然不多,中日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终有一战,而这一战的结果,才能决定整场比赛的胜负。

  固态电池深度报告:聚焦性能和成本,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,山西证券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搜索

网站地图